[报告]Jesse J. Prinz系列讲座
30 November, 2008
Brain Sciences and Ethics
7月14日至7月23日,由Jesse J. Prinz教授(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主讲的系列讲座在驹场举行。
第2回的题目为“在道德判断的问题上,神经科学能解明什么?”。讲演会上,普林茨氏强调了在道德判断上情绪变动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称神经科学提供的证据使这一点逐渐得到确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非仅依据某一种规范而采取合理的行动那样单纯,而是会遭遇到多种规范互相冲突,因而不易决定如何行动的情况。比如,请想象杀死你眼前的一个人,从而挽救多数人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要杀人”这一规范和“更多的人的生存”这一规范显然发生冲突,这时,超越单纯的判断和推论的合理性之上的因素将参预我们如何行动的决定。普林茨氏力陈不仅合理性的推论能力,情绪变动和感情等因素也在道德判断上发挥着重大影响。
传统上,视道德判断为主要依据合理性推论的判断的合理主义观点,与认为非理性的情绪变动最终决定道德判断之内容的直观主义观点互相对峙。在近年神经科学的关于决定意志之机制的研究中,到目前为止,可以说直观主义者所主张的情绪变动在道德判断中发挥的作用被大书特书。比如,不仅前额叶皮层对合理的判断是不可或缺的,与情绪变动的经验以及道德判断密切相关的岛叶和带状沟回、以及对情绪性的意志决定必不可少的眼额叶皮层也被证明与前额叶皮层紧密相关。这意味着合理性推论是在不可小觑的情绪变动的影响下进行的。
但是,普林茨氏并非认为此前的对合理性推论不加考虑的直观主义的观点在神经科学那里直接获得了支持,而是主张我们的道德判断需要情绪变动与合理的理性相互合作。为支持这一合作,普林茨氏举出的论据之一,同时也能够部分地获得了神经科学的证据之支持的模式,就是合理性推论的过程与情绪变动的过程合流从而决定意志的双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