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 ブログ

 

【報告】第3回 Trans-Asian Humanities Seminar (人文亞洲研習班/間アジア人文学セミナー)

2017.07.20 石井剛

7月12日,Trans-Asian Humanities Seminar(人文亞洲研習班/間アジア人文学セミナー)的第三场在东京大学驹场校区8号馆320教室举行。本场的报告人为中国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吕存凯同学,主题为“论《仁学》中的世界主义——谭嗣同思想的再检讨”。本场报告会由林少阳老师主持,十余位同学聆听并参与了讨论。

0712_1.jpg

吕存凯同学的报告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该主题的缘起。学界目前关于谭嗣同政治思想的整体定位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主流叙事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另一种是梁启超、张灏主张的世界主义。然而,这两种叙述脉络都难以对谭嗣同思想中显而易见的矛盾进行合理的解释。实际上,谭嗣同思想中同时包含这两种思想倾向,这种矛盾性是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及思想情境所造成的,因而具有思想史的意义。

学界对第一种叙述脉络的阐发已经比较充分,第二种叙述脉络并不占据主流,但却在谭嗣同的代表作《仁学》中具有鲜明的表现。因此,报告主体的前两个部分集中论述了谭嗣同《仁学》中的世界主义思想。首先,谭嗣同在《仁学》中试图重新建构一种儒学普遍主义。他借助近代自然科学的概念“以太”和儒学的核心概念“仁”,并杂糅基督教、佛教、墨家等多种思想资源,阐发了一种“以太—仁—通”的普遍主义:“以太”作为宇宙存在的物质基础,使得“仁—通”成为宇宙的本然与应然状态,从而具有了超越时空限制的普遍规范性。

以此为理论基础,谭嗣同的世界主义思想从两个方面具体展开。在政治方面,他以“仁—通”为根本原则,要求中国实行变法,与世界各国相交通;在世界各国普遍交往的基础之上,扬弃国家,消除隔阂,进而实现地球“大一统”乃至“遍地民主”的大同世界。在个体方面,他以“仁—平等”为价值标准,激烈批判中国传统的名教制度对个体造成的戕害,要求打破血缘、性别和政治权力对个体的束缚和压制,提倡个体的自由平等;不仅如此,借助科技的发展和佛教的解脱修行,最终“冲决一切网罗”,超越包括宗教、政治和地球在内的一切共同体,达到“一切众生,普遍成佛”的完全自由平等的圆满境界。

不过,这种世界主义的美好规划在面对近代中国的现实危机时显得无能为力。这种无力性集中体现在他在《仁学》中对列强的美好幻想和其他文章中表现出的忧国忧民之情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上。吕存凯对此提出一种解释,即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在转化为具有近代意义的世界主义之时,在扬弃华夏中心主义的同时也取消了“中国”的主体性,由此,高远的世界主义理想无法为保国保种的现实行动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不过,在全球化和民族国家并行的当今世界,谭嗣同的世界主义或可为我们思考现实和未来提供某种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

0712_2.jpg

未能到场的石井刚老师做了精彩的书面点评,由林少阳老师代读。石井刚老师指出,谭嗣同的思想诚然如章太炎所评价之“杂糅”,但并不能因此就认为其思想没有价值;反而言之,“杂糅”所内涵的思想活力正是其思想的可贵之处。石井刚老师特别提示出谭氏思想中的“任侠”精神与墨家思想的关系,其中所包含的突破国家局限性的可能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点也为梁启超、章太炎、刘师培等人所分享。另外,对于谭氏思想的深入理解也有助于我们对“世界主义”、“民族(国家)主义”等习用概念进行批判性的反思。之后,在场的各位同学也就各自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质疑和讨论,如谭氏思想中的宗教因素、与儒学的关系、“以太”观念的定位等。问题主要集中在报告中所使用的若干概念的模糊性,例如“华夏中心主义”、“儒学普遍主义”等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明确界定。林少阳老师最后作了总结,就儒学与共同体主义/普遍主义的关系、伦理道德的重构与晚清革命实践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极具启发性的意见。

晚清中国是一个危机深重的时代,同时也是各种思想纷繁并出的时代。晚清的很多思想课题一直延续至今并仍未完全解决,而晚清丰富的思想资源也为我们审视和解决时代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就此而言,本场报告或许为提示大家重审晚清思想发挥了某些作用。

(文責:呂存凱)

Recent Entries


  • HOME>
    • ブログ>
      • 【報告】第3回 Trans-Asian Humanities Seminar (人文亞洲研習班/間アジア人文学セミナー)
↑ページの先頭へ